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职业培训、急难救助、法律援助、流动人口管理等服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公示公告
  • 站内检索
  • 便民服务
  • 在线调查
你认为哪个栏目最吸引你
  •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流动人口 > 民族婚俗及婚介 > 正文 民族婚俗及婚介
    郑州地区的老婚俗
    www.china-zzmz.com  出处:【郑州民族网】  编辑:【管理员】  更新时间:【2011-11-10 11:12:24 】
    在郑州郊区农村,最红火的场面莫过于男婚女嫁,郑州人把这庄重而热烈的场面称为“办红事儿”。郑州地区方圆百十里“办红事儿”的风俗大同小异,共同的特点是:要把“红事儿”办得讲究些、红火些,使参与者回味无穷。

      过去,郑州地区男女结婚,一定要有媒人牵线,媒人活动在男女家庭之间。第一步是男女双方“换东西”,即交换礼品。一般情况下,男方给女方买的礼品多是头饰、首饰、衣物等,而女方给男方买的礼品多是文房四宝、衣物等,“换东西”后就算订婚了。然后,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就要择日娶亲了,郑州人称为“看个好儿”,意思是看个好日子、选个准确的吉日娶亲。婚礼日期一般由男方的长辈根据男女双方的年龄、生日、出生时辰,找“阴阳先生”测算黄道吉日。男方把测定的吉日写在红纸条上,送到女方家里(郑州人叫“送好儿”),使女方做好出嫁的准备。

      接下来就是娶亲了。男方对娶亲人选十分讲究,其原则是娶亲人选必须由新郎的长辈或同辈的两男一女担任。一般从新郎的哥嫂、姐、姐夫、叔、舅中选择三人组成。过去,郑州民间有“小娶大,放不下”、“姑不娶,姨不送”之说,由此看来,娶亲的人除了一表人才之外,还要能说会道,能代表男方处理女方临时提出的要求,而女方也要选出送的人选,原则同男方。

      为了办好婚事,新郎家要聘请一男一女代表双方临时行使指挥权的人接待亲朋好友,处理一切与婚事有关的事。受聘者要有一定文化修养,了解当地风俗习惯,有一定威望,郑州人称这种人为“支客”(也有地方称之为“代东”,即代表东家临时行使指挥权的人)。

      “支客”受聘之后,一般在娶亲前一天到新郎家里(因乡下人的“婚礼宴”都在自己家里举行)。“支客”一到,便帮东家把“婚礼宴”筹划好,还要协调繁杂事宜。诸如找厨师垒炉灶、买“婚礼宴”上的酒和菜、找帮忙的人、借桌凳、布置洞房、找拜天地用的桌子及桌上放的东西,同时还要接待新媳妇娘家送嫁妆(娘家陪送新娘的桌子、柜子、椅子、衣架等)的人,因新媳妇娘家为新媳妇置买的嫁妆要在娶亲的前一天送到婆家,布置在洞房内,让大家看。

      第二天,娶亲的花轿或车队一出发,“支客”更是忙碌,安排帮忙的人干这干那,忙个不停。娶亲的花轿或车队回来后,“支客”要安排人燃放鞭炮,把拜天地用的桌子摆在院中央,桌子上放一斗麦子,斗里插着织布机上的杼,杼上挂着几串红枣,象征男耕女织、五谷丰登、早得贵子。“支客”还会指挥人铺红毡、搀新娘,指使人用钳子夹住烧热的犁铧,把酒往犁铧上浇,冒着烟,绕新娘坐的轿或车转三圈,说是这样可以避邪。然后新娘下轿或下车,被搀扶着沿红毡走到拜天地的桌子前。此时,“支客”又要主持婚礼仪式,而后,安排宾朋入席,婚礼进入高潮,“支客”领着新郎、新娘给亲朋好友满酒。此时,有人总要给新郎、新娘出些刁钻的题目,全凭“支客”的三寸不烂之舌狡辩解围。

    上一篇:没有资料
            

    Copyright © 2011 www.china-zzm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郑州民族网 版权所有

    邮箱:chinazzmz@163.com 业务咨询电话:0371-68291119 /1133/1155

    技术支持:郑州浩方网络   豫ICP备05007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