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职业培训、急难救助、法律援助、流动人口管理等服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公示公告
  • 站内检索
  • 便民服务
  • 在线调查
你认为哪个栏目最吸引你
  •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流动人口 > 民族婚俗及婚介 > 正文 民族婚俗及婚介
    哈萨克族婚俗-姑娘追和啃羊胸骨
    www.china-zzmz.com  出处:【郑州民族网】  编辑:【管理员】  更新时间:【2011-11-10 11:13:47 】
    “姑娘追”是哈萨克族青年男女之间表达爱情的一种传统活动。活动开始时,姑娘和小伙子骑马并肩而行,小伙子可以向姑娘倾吐爱慕之意、开玩笑,姑娘无论是否愿意,都不能生气,任由小伙子说。到了折回时,姑娘有权用鞭子抽打小伙子,小伙子只能逃不能还手。因此一到折回的路程时,小伙子就策马逃窜,姑娘在后门紧追不舍。如果姑娘对小伙子有意,她高高举起鞭子,轻轻落下,或者只是假装在小伙子头上晃动鞭子。如果姑娘对小伙子无意,那么小伙子就要挨上狠狠几鞭子了。
        在哈萨克婚俗中还有一个“登门”仪式,在女方举行。登门时,未婚女婿和姑娘坐在帐篷中共同啃吃一块羊胸骨肉,因为骨肉相连,象征一对新人永远相亲相爱。
        哈萨克举行婚礼有用绊脚绳绊新娘和新娘往炉火中浇油的风俗。新郎领新娘回家时,男方亲友在路上扯起一根根绳子,新娘想要顺利通过,就要给摆绳者一一赠送礼物,或是让伴娘唱歌,以歌代物。
        新娘到新房后,一位小伙子会唱起“揭面纱歌”,在风趣的歌声中,小伙子揭开新娘的面纱,向新娘介绍男方长辈和亲友。新娘向公婆行鞠躬礼,将一勺煤油撒向火炉,象征以后的生活红红火火。

        解放前,哈萨克族中买卖婚姻相当严重,儿女婚事多由父母包办,索要彩礼常常多达上百头大小牲畜。当彩礼交付一半以后,女婿即可到女家拜见岳父母,当晚可在岳父母家留宿。

      50年代后,封建买卖婚姻逐渐消失,结婚中的一些旧习俗也已摒弃,繁琐的仪式也在简化。结婚议式先是在女家举行,女家邀请男女客人在毡房内举行“对歌”,对新人表示祝贺。由四个姑娘陪同新娘围坐一起,头上共顶戴一块大方巾,新娘要唱“哭别歌”,姑娘们唱“劝嫁歌”,一直唱到送亲。当新娘被送到婆家门口时,男方举行迎亲仪式。首先由主持迎亲仪式的小伙子唱“开场歌”,同时婆婆要撒“恰疏”(奶疙瘩、奶饼、糖、包尔沙克、羊油炸面团杂拌在一起的食品)。随之大家进行赛马、叼羊等活动。然后,推选一名小伙子唱“揭面纱歌”,由新郎用树枝挑起新娘头上的面纱,新娘向公婆和亲戚行礼。新娘到丈夫家中,第一次进帐篷,婆婆要取一块酥油丢入火中燃烧,新娘要烤手,表示从此以后新娘和全家人要象火一样的亲热。新婚之夜,新娘的毡房里歌声彻夜不断。
     

    \

      过去,哈萨克族中有同一部落七代之内不准通婚的规定和“兄死弟继”、寡妇不准向外改嫁的习俗。50年代后婚姻渐趋自由,只是婚姻中仍有索要彩礼的现象。哈萨克族有幼子继承遗产的习俗,即年长的独生子成年结婚时,分得一部分财产就离开父母另立毡房,成立独立的小家庭。父母只留幼小的独生子在身边作为最后的遗产继承人。哈萨克族还有将婚后所生的第一个孩子送给父母抚养的习俗,自己则称呼这个亲生子女为弟弟妹妹,以表示对父母的尊敬。

        哈萨克姑娘手下有"情"

        “姑娘追”是哈萨克姑娘小伙最喜欢的一种传统民间游戏,也是他们寻求恋人,表白爱情的特殊方式。

        游戏开始时,一对对男女青年并辔向指定的目标徐徐进发,途中,小伙子可以任意向姑娘表白爱慕之情,姑娘不得有任何反对的表示,只能默默倾听。但在返回的路上,姑娘可用鞭子追打小伙。如果姑娘对小伙有意,那鞭子只是在小伙头上晃几下,或是象征性地打两下。如果姑娘不中意,小伙子就难免要吃苦头。

        订婚时,按照习惯,由新郎的父母或嫂子前往,仪式过程很独特风趣。公婆第一次见到未来的儿媳,要由婆婆取一块白色细碎花布料送给姑娘,作为见面礼,然后,上前亲一下,把一件带有几束猫头鹰毛的白色三角巾扎在新娘头上。

        接着,四五个妇女围过来争抢布料,作为订亲的喜果,大家都抢一点,是为了讨个喜庆吉利。这个仪式过后,还要举行一次“踏水礼”,由男方家来的人同女方的哥哥或嫂子同时涉过一条河或溪流,以示双方都不能反悔。
     

    \

        涉河定婚不反悔

        订婚时,按照习惯,由新郎的父母或嫂子前往,仪式过程很独特风趣。公婆第一次见到未来的儿媳,要由婆婆取一块白色细碎花布料送给姑娘,作为见面礼,然后,上前亲一下,把一件带有几束猫头鹰毛的白色三角巾扎在新娘头上。接着,四五个妇女围过来争抢布料,作为订亲的喜果,大家都抢一点,是为了讨个喜庆吉利。这个仪式过后,还要举行一次"踏水礼",由男方家来的人同女方的哥哥或嫂子同时涉过一条河或溪流,以示双方都不能反悔。

        伴郎对歌接新娘

        哈萨克族婚礼一般要举行三天,第一天,新郎带领伴郎前去娶亲,女方会以哈萨克族习惯招待他们。接受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贺喜。第二天休息一天,第三天正式娶新娘。但调皮的伴娘会把新娘藏起来,伴郎要揭开毡房一角骑在马上,与伴娘逗趣对歌,蠃了方能进门接新娘。有时,其中的伴郎会乘其不备,从马背上跃进毡房,并从众伴娘围攻下夺门而出,如果跑不出来,就会招来嘲讽,没脸见人,还要向伴娘送礼。
     

    \

        酥油烟驱鬼祝福

        新娘到男家时,几个女宾会拿红帐帏把新娘围起来,盖上一面面纱,由两个伴娘簇拥着走进毡房。新郎的父母坐在毡房的上首,前面点一堆火。新娘到火堆前,一个女宾把酥油倒进火里,并用冒起的烟烤手,在新娘脸上虚擦一下,意为替新娘驱鬼,祝她幸福。随后,一个小伙子手持系有红白布的鞭子,对着新娘逗趣,唱揭面纱歌。唱完歌,小伙子用鞭杆轻轻挑开新娘面纱,大家会一起拥上去看新娘或去抢鞭杆上的布,气氛会顿时沸腾起来。婚礼的夜晚会达到热闹的顶点,常常会一直歌舞到天亮。

        吻别

        新娘的车路经之处,常常有人用绳子拦车,以此索要喜果,图个喜庆。娶亲队伍只要给他们一块布料或者一条毛巾,一些炸果,拦车人就放行了,这也是哈萨克人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

            

    Copyright © 2011 www.china-zzm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郑州民族网 版权所有

    邮箱:chinazzmz@163.com 业务咨询电话:0371-68291119 /1133/1155

    技术支持:郑州浩方网络   豫ICP备05007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