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职业培训、急难救助、法律援助、流动人口管理等服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公示公告
  • 站内检索
  • 便民服务
  • 在线调查
你认为哪个栏目最吸引你
  •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原民族 > 中华娇子 > 黎族 > 正文 黎族
    黎族剪纸传奇人物韦勤
    www.china-zzmz.com  出处:【郑州民族网】  编辑:【管理员】  更新时间:【2011-11-9 9:55:23 】

    黎族剪纸传奇人物韦勤
        一位曾做过4年校警的海南省乐东县黎族教师带着他培养的5个学生日前在第三届国际剪纸大赛中分别荣获银奖、铜奖及优秀奖。他的经历与他传奇故事成为乐东百姓茶余饭后的佳话,他就是乐东大安镇木棉村33岁的韦勤。
        1993年拜师学剪纸
        记者9月7日来到乐东采访。韦勤正在家里埋头剪纸,刻板上是一幅反映黎家生活的作品。看到记者来访,韦勤放下手中的刻刀热情地将记者迎进房间。
        韦勤告诉记者,最早他在工农小学任美术教师,1996年在乐东师范学校进修三年,专业是油画。毕业后,回到工农小学不久的韦勤随一批教师下岗了,随后,韦勤跑到深圳打了三年工。从2004年开始,韦勤在乐东中学当校警,今年3月他又重操旧业,在大安中学任美术老师。据了解,韦勤的老家大安镇是乐东剪纸的发源地,也是乐东民间剪纸的基地,也许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1993年韦勤开始学剪纸。 “一次我看到一位老艺人的剪纸非常有韵味,所以萌发了学剪纸的想法,艺术是相通的,这和我喜欢油画有关系。”那时条件很差,刻刀都是自己做的,当时没有公路,交通非常不方便,又不舍得花线坐车,为了向乐东剪纸老艺人羊永生学艺,韦勤骑着自行车到老艺人家里学剪纸技术。韦勤对剪纸的热爱,令老艺人深受感动,所以教授技艺也毫不吝啬。
    深入黎寨找创作灵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想要创作出好的作品,一定要深入黎家的生活。”韦勤说,黎族剪纸主要反映黎族人的生产及生活,所以他经常到很远的黎寨向黎族老人了解过去他们的生活状态,生产生活用的工具等,黎家人丰富的生活是他剪纸创作灵感的源泉。勤学苦练,两年后,韦勤的剪纸技艺提高很快,多次在剪纸大赛中获奖,2005年,韦勤创作的 《黎家宴》分别获得海南省首届“黎峒杯”黎族民间剪纸一等奖及 “神州风韵”全国剪纸大赛优秀奖。2006年,韦勤创作的 《黎宅新春》荣获第二届国际剪纸艺术展优秀奖。
        今年3月,韦勤在大安中学任美术老师,他苦心培养他的学生搞剪纸创作,他手把手地教,把自己的剪纸艺技毫不保留传授给他的学生。在他精心的传授下,他的学生剪纸水平进步很快。在今年8月25日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展中,韦勤及他5个学生的黎族剪纸作品让参赛的海内外评委耳目一新,啧啧称奇。韦勤的作品获得银奖,他的5个学生分别获1个铜奖及4个优秀奖。作为一名老师,他终于看到了自己学生创作的成果,这是他当老师最欣慰的事。
    黎族剪纸蜚声海外
        在韦勤家里随处可以看到他的剪纸作品,记者看到有海上观音、世界小姐大赛、鹿回头、竹竿舞、黎锦等反映海南文化的剪纸,画面生动、活泼、清新,工笔精湛,尤其是反映黎族人民生活的剪纸更是栩栩如生。有趣的是韦勤2岁的女儿坐在床上,手里拿着一把剪刀在一张白纸上剪着什么,记者担心孩子伤了手,可韦勤说: “没事,子承父业,她已经习惯拿剪刀剪纸了。”
        乐东文体局局长邢孔德对记者说,乐东剪纸鼎盛时期是海南建省后,黎族民间剪纸艺术作品走向了艺术殿堂,目前黎族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已经流传到海内外。黎族剪纸从风格上看古朴、淳厚、秀丽、精巧、严谨,正是这种独特的地域艺术色彩,使黎族剪纸艺术蜚声海外。邢孔德说,韦勤的剪纸艺术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创作基于黎族剪纸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把黎寨风情与时代融为一体,具有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构图饱满、线条简练、色彩鲜明的艺术特点。
        韦勤现在大安中学任教,现有40多学生跟他学习黎族剪纸,每星期两节课。因现在的孩子对黎寨过去的生活不了解,有的孩子连黎族的茅草屋都没见过,对于黎族历史知道的更少,为了让学生创作出好的黎族剪纸作品,韦勤经常带着学生深入到黎寨体验生活,拿着工具到田地里干活。
        韦勤对记者说,乐东现有黎族剪纸创作的人不足100人,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不能让黎族剪纸失传,他要培养更多的孩子学习黎族剪纸,使这一有独特地域特色的黎族剪纸艺术不断发展。
        据了解,目前,乐东文体局就黎族剪纸及韦勤本人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向国家文化部申报。

            

    Copyright © 2011 www.china-zzm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郑州民族网 版权所有

    邮箱:chinazzmz@163.com 业务咨询电话:0371-68291119 /1133/1155

    技术支持:郑州浩方网络   豫ICP备05007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