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职业培训、急难救助、法律援助、流动人口管理等服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公示公告
  • 站内检索
  • 便民服务
  • 在线调查
你认为哪个栏目最吸引你
  •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民族资讯 > 正文 民族资讯
    成长,在祖国怀抱中
    www.china-zzmz.com  出处:【郑州民族网】  编辑:【管理员】  更新时间:【2017-11-16 16:14:54 】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一些成员比较特殊。他们或从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几乎“一夜之间”跨越了其他民族上千年的历程,因此被称为“直过民族”,比如独龙族、怒族等;他们或受历史、自然等因素影响,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付出更大的努力,比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

      “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

      奔小康,这些特殊的成员怎样“不掉队”?迈现代,他们又如何跨越社会制度的变迁?多路记者深入云南、内蒙古、西藏等地采访,探寻这些民族在祖国怀抱中的成长足迹,展现他们在党的民族政策阳光照耀下砥砺奋进的精神风貌。

       

    孙雅莉 王甜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遍野打呀打不尽……”这首上世纪50年代从大兴安岭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的《鄂伦春小唱》,是鄂伦春族人曾经生活的真实写照。

      从原始社会末期一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从结束世代游猎生活实现定居到放下猎枪退出森林,鄂伦春族人在短短60多年间实现了社会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的3次历史性跨越,书写出时代传奇。

      “我们是最小的民族,但不做最落后的民族”

    鄂伦春族民间艺人在表演“斗熊舞”。 侯玉鹏摄

      没事儿的时候,白色柱依然喜欢骑上马、带着心爱的猎狗进山转转。“空手而归也高兴。”他说。

      从8岁那年第一次被父亲抱上马背,到38岁放下猎枪,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托扎敏乡希日特奇猎民村,白色柱以自己的机敏、干练捍卫着家族世代相传的好“莫日根”(鄂伦春语“猎手”的意思)荣誉。不过,现在的他更看重2001年荣获的“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觉得,那是政府对他带头放下猎枪、转型发展种植养殖业的充分肯定。

      人类从游猎到游牧再到农耕,是千百年自然演化的结果。因此,当1996年初鄂伦春自治旗宣告禁猎的时候,猎民们很难理解“种地比打猎先进”这种说法。“可我们不能落后于时代啊!”白色柱忘不掉时任鄂伦春自治旗旗长孟松林在禁猎动员大会上说的那句话,“我们是最小的民族,但不做最落后的民族。”

      对于猎民而言,枪如同他们的生命。“好多老猎民都抱着枪哭。当年,可是毛主席亲自批准发给我们枪和子弹的。”白色柱说。他是全旗第一个上交猎枪的人,包括父亲留给他的那支,身为共产党员的他事事带头。

      从种麦子到种大豆、马铃薯,白色柱和猎民们重新认识了脚下的这片黑土地。“第一年种地,我连本钱都赔进去了,第二年请了汉族技术员就好多了。”走出第一步后,白色柱觉得种地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同样,在距希日特奇村200多公里的大杨树镇多布库尔猎民村,村委会主任吴苏海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难掩激动:“好多猎民都不知道大豆是怎么长的,将政府给的种子一把就撒地里了。”缺资金、缺劳动力、缺技术,也缺乏积极性,部分猎民的生活很快陷入困境。

      为尽可能地帮助和支持猎民转型发展农业生产,鄂伦春自治旗在禁猎当年就出台了猎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一直延续至今。自治旗五大班子成员分片承包猎民村,旗农业技术部门也派出了科技人员进行指导。

      今天的猎民村,菜园青青,牛羊满圈。种着500多亩地的白色柱、吴苏海,都已成为地道的农民。白色柱说,这是他们20年努力的结果。

      2016年,鄂伦春自治旗鄂伦春族猎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万元,其中生产性收入达到9068元。而在1993年,全旗猎民总收入仅为85.6万元。

      吴苏海说,村里有位叫吴梦生的老猎人,65岁开始学种地,最多时全家种了1000亩地。尽管老人一直搞不清楚每亩地能产多少粮食,能赚多少钱,但逢人便说:“我们鄂伦春人其实挺能干的,不拖国家的后腿。”

      “我们不能浪费共产党给我们的好日子”

    在大杨树镇多布库尔猎民村,村民自己制作的民族工艺品很受游客的欢迎,也为他们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  李虹摄

      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洒在宽敞的客厅,75岁的格尔巴杰神采奕奕。从居无定所到安居乐业,作为多布库尔猎民村为数不多有过游猎生活经历的人,老人常将父亲在世时说的一句话挂在嘴边:“我们不能浪费共产党给我们的好日子。”

      为追寻野兽踪迹而四处漂泊的鄂伦春族人,在林地里用桦树枝和桦树皮、狍子皮搭建起简单的“斜仁柱”(鄂伦春族传统民居)就是个家。资料显示,1951年鄂伦春自治旗成立的时候,全旗总人口仅有778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旗,新生的人民政权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进步感召着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每一员。

      1953年,为贯彻中央关于号召鄂伦春族猎民实行定居的指示精神,鄂伦春自治旗工委制定了“以猎为主,通过定居发展多种经营”的生产建设方针,开始为猎民修建土木结构的房屋。

      自治旗派出的定居工作队队员找到在多布库尔河、甘河等流域游猎的部落,召开定居动员会,带领猎民们参观他们的新家。

      “兴奋,又担心屋顶会掉下来。”第一次见到所谓的房子时,年幼的格尔巴杰同大人一样,心情复杂。“刚下山时,好多老人住不惯,在房子旁边又盖起‘斜仁柱’。”格尔巴杰说,自己起初在房间里也睡不着觉,觉得“不透气,闻不到青草香”。但生病不用找萨满了,格尔巴杰也和同龄的孩子一样背着书包上学了,定居的好处无处不在。

      从1953年到1957年,鄂伦春族人陆续走出山林实现定居。如今,鄂伦春自治旗的总人口已达30万,其中1000多名鄂伦春族猎民分别生活在7个猎民村。

      从斜仁柱到土房、砖房再到集中供暖、上下水俱全的现代化住宅,从居住到医疗、教育、卫生等等条件的改善……托扎敏乡政府一间活动室里展出的老照片,见证着60年多来鄂伦春族人和国家的共同努力,也印证着当年带头下山的老族长的话:“下山之后,我们可能面临许多不适应带来的生活困难,但我们的族人也会因此不断强大起来。”

      绿水青山掩映的多布库尔猎民村,以其传统的鄂伦春族民俗特色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全村现有69户155人,村民们有到景区打工的,也有在家制作鄂伦春族传统手工艺品出售的。”村党支部书记孟亚静细说村里的变化,“村民的年人均生产性收入从不到1000元,提高到7000多元。”

      谈及未来,孟亚静表示:“我们要争取建成集休闲度假、民俗风情、生态园等功能于一体的‘鄂伦春民族第一村’。”

      “得让孩子们知道老一辈是怎么生活的”

      时近中午,希日特奇猎民村村委会主任何勇还在阿里河镇文化中心广场上忙碌着。当晚,他率领的村民艺术团要在这里献上一个小时的演出,从雄健有力的斗熊舞、高亢悠扬的赞达仁(鄂伦春族民歌),到服装表演、马队行进表演等。“虽然不打猎了,但是得让孩子们知道老一辈是怎么生活的。”何勇说。

      被称为“北方游猎民族活化石”的鄂伦春族人,创造了以狩猎文化为代表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但生产生活方式发生的剧烈变革,也为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挑战。

      “只有将外在的保护与内在的传承相结合,鄂伦春族文化才不致成为博物馆里陈列的标本。”这是学者的呼吁,也是鄂伦春族人的行动。

      去皮、平整,浸煮、剪裁、固定,刻花、染色,几道工序下来,干硬的桦树皮在希日特奇猎民村村民阿基伦手里,变身为一个精美的桦树皮盒。“以前做了都是自家用,现在主要给城里的工艺品店供货。”阿基伦说。

      阿基伦不仅是桦树皮制作技艺的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办起手工作坊、带徒传艺,还是村民艺术团的台柱子。“我们也不懂什么艺术,就是演自己的生活。”阿基伦说。

      从舞蹈的编排、表演,到走台步、练表情……舞台表演零基础的猎民们不断刷新着自己的技能。曾经对艺术团前景持怀疑态度的何勇惊喜地发现,村里的年轻人不仅学会了用鄂伦春语唱歌,还改变了以往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连人心都比以往齐了。”何勇说。

      如今,在鄂伦春自治旗,类似的民间艺术团已有3个。“我们还要争取出国演出。”何勇憧憬着。

      夕阳西下,何勇率领他的马队缓缓行进着。队伍中,有年近七旬的阿基伦,也有刚上学的孩子。他们的身后,是狍皮帽房顶造型的鄂伦春博物馆,里面永久保存着属于鄂伦春族的历史和记忆。

      远处,距此9公里的大山深处,深藏着被认定为拓跋鲜卑人祖地的嘎仙洞。2000多年前,拓跋鲜卑人由嘎仙洞出发,跨万里长城,越九曲黄河,在建立北魏王朝问鼎中原的同时,也将自己的血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

      往事越千年,今天的嘎仙洞将再次见证拓跋鲜卑的后裔鄂伦春族人与全国人民一起,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


            

    Copyright © 2011 www.china-zzm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郑州民族网 版权所有

    邮箱:chinazzmz@163.com 业务咨询电话:0371-68291119 /1133/1155

    技术支持:郑州浩方网络   豫ICP备05007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