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职业培训、急难救助、法律援助、流动人口管理等服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公示公告
  • 站内检索
  • 便民服务
  • 在线调查
你认为哪个栏目最吸引你
  •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原民族 > 姓氏文化 > 正文 姓氏文化
    www.china-zzmz.com  出处:【郑州民族网】  编辑:【管理员】  更新时间:【2011-3-18 11:03:12 】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君主晋景公之后,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

      晋景公,名叫姬獳,亦名姬据,公元前599~前581年在位。

      晋景公即位之后,立即为保持晋国的春秋霸主地位,多次与其他诸侯大国之间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其中著名的有:

      晋楚两国之间的“颖北之战”(晋景公元年,楚庄王熊侣十四年,公元前599年);

      晋楚两国之间的“邲之战”(晋景公三年,楚庄王十六年,公元前597年);

      晋狄之间的“抗赤狄之战”(晋景公四年,公元前596年);

      晋郑两国之间的“攻郑之战”(晋景公五年,郑襄公姬子坚十年,公元前595年);

      晋秦两国之间的“辅氏之战”(晋景公六年,秦桓公赢荣十年,公元前594年);

      晋狄之间的“灭赤狄潞氏之战”(晋景公六年,公元前594年);

      晋狄之间的“灭赤狄甲氏之战”(晋景公七年,公元前593年);

      晋齐两国之间的“鞍之战”(晋景公十一年,齐顷公姜无野十年,公元前589年);

      晋郑两国之间的“祭之战、丘舆之战”和晋狄之间的“灭赤狄廧咎如氏之战”(晋景公十二年,郑襄公姬子坚十六年,公元前588年);

      晋联诸侯发动的“攻蔡、沈、许三国之战”(晋景公十五年,公元前585年);

      晋楚郑三国之间的“抗楚救郑之战”(晋景公十六年,楚共王熊审七年,郑成公姬睔元年,公元前584年);

      晋秦白狄三国之间的“抗秦联白狄之战之战”(晋景公十八年,秦桓公赢荣二十一年,公元前582年);

      晋郑两国之间的“攻郑之战”(晋景公十九年,郑成公四年,公元前581年)……等等。

      总之,晋景公在位的十八年间,晋国简直就是一部强大的战争机器,战火硝烟不断,差不多年年有战。然而,就是由于晋景公采取的高压对外的国策,以中原霸主身份高张“以义而济”的旗帜,成功地遏止了楚国北上、秦国东进、齐国南下,确然保住了中原霸主国的地位。

      晋景公于周简王姬夷五年(晋景公十九年,公元前581年),周简王赐予谥号为“景”,因此史称“晋景公”。谥号,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与精神荣誉的象征,故而王族贵胄的谥号也多成为其后裔子孙的姓氏。按《谥法》的规定:“由义而济曰‘景’”,赞誉其一生尊义守礼。

      在晋景公的庶支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景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景氏姓始。

      一部分姬姓景氏族人尊奉晋景公姬獳为得姓始祖,后与周景王一系景氏合谱。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蔡国君主蔡景侯之后,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

      蔡景侯,名叫姬固,公元前591~前543年在位。

      蔡景侯是蔡文公姬申(公元前611~前592年在位)的儿子,承袭为蔡国君主,他在位时间很长,达四十九年,后北自己的儿子所弑。

      按司马迁在《史记·管蔡世家第五》中的记载:“景侯为太子般娶妇于楚,而景侯通焉。太子弑景侯而自立,是为灵侯。”

      周景王姬贵二年(蔡景侯四十九年,公元前543年),蔡景侯从楚国为太子般娶妻。然而,公公蔡景侯却与儿媳通奸,愤怒的太子因此弑杀了父亲蔡景侯,其后自立为蔡灵侯。

      在蔡景侯的庶支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景氏,世代相传至今。

      一部分姬姓景氏族人尊奉蔡景侯姬固为得姓始祖,后与周景王一系景氏合谱。

     

      第三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景公之后,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

      秦景公,名叫嬴石,公元前576~前537年在位。

      秦景公是秦桓公赢荣(公元前603~前576年在位)的长子,他继位治理秦国长达四十年,积极发展经济,强兵黩武,力图使秦国强大,并将秦国势力不断向东方扩张,推向中原。

      周灵王姬泄心十年(秦景公十五年,晋悼公姬周十一年,公元前562年),晋国伐郑国,秦景公出兵援救郑国,以此为借口向东方扩张势力,秦晋两国爆发了著名的“栎之战”(今陕西西安阎良区一带),秦军一举击败了中原霸主国的晋军。

      周灵王十三年(秦景公十八年,晋悼公十二年,公元前559年),晋悼公不甘失败,在屡次召会中原诸侯后,亲率十二诸侯国联军报复秦国,秦军不敌大败而逃,晋军渡过泾水追击直抵棫林(今陕西凤翔西南部汧水一带)方始还师。

      周灵王二十二年(秦景公二十七年,晋平公姬彪八年,公元前550年),秦景公前往晋国与晋平公结盟约和,但不久又背弃了盟约。

      周灵王二十五年(秦景公三十年,楚康王熊居十三年,郑简公姬嘉十八年,吴王姬余祭元年,公元前547年),经过十五年声生息,秦国国势恢复,秦景公遂联合楚康王,发动了攻击吴国、郑国之战。

      周景王姬贵五年(秦景公三十七年,楚子熊郏敖五年,楚灵王熊虔元年,晋平公十八年,公元前540年),秦景公的同母弟嬴后(字子针)由于受宠而十分富有,当时有人诬陷他,嬴后因担心被兄长诛杀而移财逃至晋国。当时,承载财富的车马竟然足足有上千辆。晋平公很奇怪地问他:“你已经这么富有了,干嘛还要逃走呢?”嬴后老老实实回答说:“秦君残暴得很,为了活命,我还是等到他死了之后再回国吧。”

      周景王七年(秦景公三十九年,楚灵王三年,吴王姬余祭十年,公元前538年),楚国强大起来,于申地召会诸侯,成为南方诸侯盟主,并杀死了齐国的庆封,由此引发了与吴国之间的“朱方之战”。其后,秦景公停止了与楚国的往来。

      周景王八年(秦景公四十年,公元前537年),秦景公去世,其子嬴籍继位,是为秦哀公,给父亲上谥号为“景”。他那位弟弟嬴后果然在秦景公去世后,又从晋国返回了秦国。

      在秦景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景氏,世代相传至今。

      嬴姓景氏族人大多尊奉秦景公嬴石为得姓始祖,后与造父之后赵成一系景氏合谱,且不与姬姓景氏、姜姓景氏、芈姓景氏合谱。

    第四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景公之后,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

      相传,炎帝教民农耕,被尊为神农氏。《帝王世纪》中记载:“神农氏,姜姓也。”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到了西周时期,炎帝的故鲁都成为姜姓之后裔的所在之地,号齐国。

      传至春秋末期,齐国的第二十六代国君为齐景公。齐景公,名叫姜杵臼,公元前547~前490年在位。

      齐景公是个比较有两面性格的人,一方面他拥有治国的激烈情怀,起用了一批大贤为辅佐之臣,诸如相国晏婴、司马穰苴、上大夫梁邱据等人,另一方面他又十分贪图享乐,因此身旁还有一批乐身之臣。

      齐景公始终梦想着能光复祖先齐桓公的霸业,凡是齐桓公称霸的故事他都非常感兴趣。正是由于有这种政治抱负,早年的齐景公非常勤政,善于纳谏,关心臣民,奖掖生产,发展经济。在与其他诸侯国的交往中,齐景公也十分注意不卑不亢,尤其是对待争霸的对手晋国,能够有理有节地维护齐国的大国地位。在他的领导下,齐国的国势渐渐恢复。

      周景王姬贵十五年(齐景公十八年,晋昭公姬夷二年,公元前530年),齐景公亲自去晋国向即位不久的晋昭公祝贺。宴会中,晋、齐两位国君玩投壶游戏,齐景公让晋昭公先投。晋人祝愿说:“我们有酒像淮河水一样多,我们有肉像水中高地一样丰富,我们晋君投中了,晋国可以做统帅。”晋昭公一下子投中了,晋国的臣子们一片欢呼。这投壶本来是游戏,而晋国却用它来作为争霸的筹码。齐景公便拿过投箭,也祝愿说:“我有酒像渑水一样多,我有肉像山岭一样丰富,我投中了这支箭,代替晋君而强盛。”说完一下投去,也投中了。齐景公在这次宴会中象征性的地位较量上,根本就不甘心屈于晋国,这正是他政治抱负的体现。“弱国无外交”,而齐景公之所以敢于这么明目张胆的向晋昭公挑衅,背后便是日益强大的齐国。聪明的晋昭公意识到齐国渐有与晋国争霸之势,齐国的强大是一方面,晋国六卿的内斗才是最关键的。

      周景王十六年(齐景公姜杵臼十九年,楚平王熊弃疾五年,晋昭公三年,公元前529年),楚平王还在修复楚灵王时代留下的创伤,无力北顾。晋昭公则认为这便是晋国再次树立霸主权威的最好时机。这一年,晋昭公带领着六正当中的五卿(韩宣子韩起、赵景子赵成、魏献子魏舒、范献子士鞅、智文子荀跞),率各家军队共四千乘兵车进驻卫国,并召告诸侯再次会盟。当时晋昭公派叔向去见周景王,以求取周天子的支持,以便用天子之命号令诸侯。周王同意后,晋昭公便又派叔向去见齐景公。叔向依礼对齐景公说明这次会盟的规定和意义,明确要求齐国必须参加这次盟会。齐景公认为此时尚不可直接与晋国对抗,便说:“我不过是想提醒一下贵国,随便说说罢了。是否需要会盟,还是你们大国说算。现在既已决定了,我齐国怎敢抗命不遵呢?到时候我一定恭敬地去参加。”叔向从齐景公的态度上察觉到问题的严重,回来后就建议晋昭公与诸侯国君同观兵车,连续三次大规模检阅军队,使得诸侯震惊。但齐景公从会盟结果中敏锐地察觉到有一部分诸侯对晋国存有二心,只是在做表面文章、虚于应付罢了。

      通过这次会盟,齐景公感到晋国还没有颓废到脆弱不堪的地步,齐国与晋国至少在军事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若在错误的时机逼迫晋国人太紧,反而促使晋国各自争权的六卿团结一致对外。因此在在平丘之会后,齐景公还是暂时以低调姿态立于现实。

      时过三载,齐景公经过积极准备和精心谋划,终于在周景王十九年(齐景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26年)选中了徐国作为进攻目标,借以炫耀一下自己的力量。这次进攻的结果使齐景公大喜过望,想牛而得马。齐国大军刚至蒲隧(今安徽泗县),还未进入徐国境内,徐国就遣使求和。距离徐国较近的郜、莒二国深怕徐国已服,齐兵会转而攻击自己,赶紧也派使者表示臣服。齐、徐、郯、莒四国君主便在蒲隧结盟。这次“蒲隧之盟”,齐景公对形势估计准确,对时机把握恰当,挑战晋国的耐力与霸主的权威,表明了齐景公与晋国争夺霸主的初步胜利。而这一年晋昭公逝世,幼子晋顷公立,晋国六卿的向心力进一步减弱。从此之后,齐景公愈加放心大胆地干预起别国事务,真正行使起盟主才能行使的权力了。

      周景王二十二年(齐景公姜杵臼二十五年,莒共公己庚舆六年,公元前523年),齐景公发动了攻击莒国之战,逼得莒共公两度溃逃。

      第二年的周景王二十三年(齐景公二十六年,卫灵公姬元十三年,公元前522年),卫国发生内乱,卫灵公逃到国都郊外。这此事件之前,齐景公曾派出公孙青去卫国访问,还未到卫国,便听到了卫灵公出亡的消息。公孙青拿不定主意,便赶紧派人请示齐景公。齐景公回答说:“只要卫灵公还在本国之内,他就是卫国的国君,我们就应当按国君的礼节对待他。”公孙青接受了命令,便按原定礼节去访问卫灵公,这使得卫灵公非常感动。齐景公在卫灵公最困难的时候,仍然以礼相待,虽然是外交手段,却在诸侯中造成了良好影晌。诸侯们认为齐景公不仅是一个大国君主,也是一个尊礼爱人的盟主。由此大大地提高了他与晋楚对抗的力量。紧接着就在此事后的第二年,南方的吴国出兵侵犯中原宋国。齐景公得到消息后,认为这又是一次扩大影晌、扩充势力的好机会,于是便迅速出兵帮助宋国。齐宋联军很快打败了吴军,取得了胜利。其结果是宋国对齐景公感激不尽。齐景公又一次扩展了自己的霸主势力。

      周敬王姬丐(姬匄)三年(齐景公三十一年,鲁昭公姬稠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农历9月,鲁昭公实在不能忍受“三桓”的专制,与藏昭伯与郈昭伯一同向季孙氏家族发难,三桓中的孟孙氏与叔孙氏出兵协助季孙氏共度难关,三桓兵合一处,打败了鲁昭公的亲兵,攻杀了郈昭伯,鲁昭公兵败逃亡齐国。齐景公亲自带兵去慰问,并当场答应送给鲁昭公两万五千户人口和土地作为奉养之用。齐景公认为:鲁国既然未立新君,鲁昭公就仍然是鲁国的国君。齐国与他来往就是与鲁国来往。如果出兵侵伐鲁国,就是代鲁君伐逆,可使齐国获胜。齐景公利用安置鲁昭公,大获其利。他因此赢得了诸侯的赞誉和信赖,增重了齐国争霸的砝码。

      齐景公虽然想按照霸主的规格来处理鲁国的内政,但又慑于晋国的权威,只能安置鲁昭公,却未帮助鲁昭公复辟,这也是准霸主与霸主的差距。齐景公暗暗地下决心还要与晋国缩小差距。

      昭陵之会前的周敬王十四年(齐景公四十二年,晋定公姬午六年,蔡昭侯姬申十三年,楚昭王熊壬十年,公元前506年)春,晋国正卿范献子士鞅发动诸侯,要为蔡昭侯伸张正义,号召天下诸侯会集昭陵。士鞅与齐国夏、鲁、宋、蔡、卫、陈、郑、许、曹、苔、邾、顿、胡、滕、薛、杞、小邾国君共十八路诸侯同聚昭陵,共商伐楚大计。这是春秋时代,以一国之力发起的最大规模的诸侯会盟,也是晋国昔日辉煌霸业的最后反照。这次会盟中后,士鞅却帮助蔡国灭掉了沈国,以此作为昭陵之盟的贡献。这种表现使中原诸侯很失望,晋国威信就此大降,这自然也给齐国图霸创造了可乘之机。

      昭陵之会后,郑国的执政大夫子大叔在回国途中愤然辞世,这使得郑国的亲晋势力大减,随即郑献公与晋国彻底决裂。周敬王十七年(齐景公四十五年,郑献公姬虿十一年,公元前503年)秋,齐景公与郑献公正式结盟。

      不久,卫灵公因为在皋鼬之盟对士鞅的不满,逐渐与齐国靠拢。卫国的投怀送抱使齐景公信心饱满。当年秋天,齐景公命令大夫国夏率齐军讨伐晋国的盟友鲁国。鲁定公不甘示弱,于第二年与齐国对攻。齐景公便于周敬王十八年(齐景公四十六年,鲁定公姬宋八年,晋定公姬午十年,卫灵公三十三年,公元前502年)的秋天,令两个上卿高张、国夏一同率军再次出征。齐军大兵压境,鲁定公坚持不下去了,急忙向晋国求救。

      晋国中军元帅士鞅连忙与上军将赵鞅、上军佐荀寅共同援助鲁国,因为鲁国是晋国外交的底线,一旦鲁国叛离晋国,那么晋国真是威严丧尽了。齐国的这一狠招激起了晋国君臣的强烈反对,以至于范氏、赵氏、中行氏三家再次联手一致对外。齐景公很快也察觉到自己的做法有些冒险,认为与晋国决战还不是对手,如果施予晋国人太强的外部压力,反而促使六卿的团结,这是齐景公不愿意看到的,于是齐景公很知趣的退兵了。卫灵公见齐国退兵,无奈之下再次与赵鞅结盟,结果赵氏家臣涉佗、成何在会盟中对卫灵公无礼,促使卫国被彻底逼上梁山。

      不久,晋国中军元帅士鞅寿终正寝,原中军佐智文子荀跞高升为正卿,其余四卿依次升迁,士鞅之子范昭子(士吉射、范吉射)继之为下军佐。由于执政上卿换人,晋国高层统治集团出现调整。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齐景公认为是挑衅晋国霸权的最好时机。终于,几十年来跃跃欲试的齐景公决定在临淄集结部队,号召将佐,浩浩荡荡的杀奔晋国在东部的战略要地夷仪(今山东聊城)。夷仪城虽然不大,却是晋国安置在黄河以东的战略堡垒、震慑齐国与卫国的军事基地,自然也就是齐卫同盟的眼中钉。

      齐军的力量积蓄了太久,在这一战中完全的爆发,没多久齐军就攻占了夷仪,这向天下人传达一个信息:齐国人从此站起来!与此同时,卫灵公按照部署也向晋国的寒氏(今河北邯郸西部)发起了进攻。这次进攻虽然因为晋军的顽强反抗而未取得较大的战果,但是齐景公还是比较满意的,对战斗中英勇表现的战士们给与了高度奖励。毕竟自周灵王二十二年(齐后庄公姜光四年,公元前550年)以来,齐国很久没有这么扬眉吐气了。

      周敬王二十年(齐景公四十八年,鲁定公十年,卫灵公三十五年,郑声公姬胜元年,公元前500年),齐国终于与鲁国站在了统一战线上,当年夏天,齐、鲁、卫、郑四大诸侯正式同盟,形成了对晋国东方战线的围逼之势。

      周敬王二十三年(齐景公五十一年,卫灵公三十八年,晋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晋国大夫中行文子(中行寅)、范昭子率众围攻赵简子(赵鞅),而晋定公虽然以三家作乱予以讨伐,却独追赵简子于晋阳而攻之。这就是晋国爆发的“诸卿争权”内战。齐景公乘机联合卫国亲自率军攻击晋国的河内地区,这次战役结果史籍中没有具体记载,但从齐景公已经插手晋国内政来看,齐卫联军是胜了。

      周敬王二十六年(齐景公五十四年,卫灵公四十一年,郑声公七年,鲁哀公姬将元年,晋定公十六年,公元前494年),齐景公趁赵鞅备战之机,率领着齐、鲁、卫三国军队向晋国发起第二轮攻势。不久,赵简子兵围朝歌,晋国其他二卿被困,求救于齐景公,齐景公命人送军粮千乘给晋国的中行文子和范昭子,结果却都被赵简子截获了。

      周敬王二十九年(齐景公五十七年,卫出公姬辄二年,晋定公二十年,公元前491年)农历7月,齐景公命令大夫陈乞、弦施会合卫国大夫宁跪,一起攻打晋国,以减轻荀氏家族在邯郸的军事压力。然而,农历11月邯郸告破,荀寅逃奔中山国,赵稷则逃往临邑(今河北临城)与弦施所率齐军会合。邯郸城支撑了五年,至此重归于赵氏。赵简子在内战中占据上风,齐景公有些坐不住了,决定加大对晋国与赵简子作对的二卿的军事援助以扭转颓势。

      周敬王姬丐(姬匄)三十年(齐景公五十八年,晋定公二十一年,公元前490年),齐景公见二卿已兵败如山倒,与其再资助他们,不如直接为齐国捞些实惠,便授命国夏直接攻击晋国本土,仅数月就攻占了邢(今河北邢台)、栾(今河北栾城)、鄗(今河北高邑)、任(今河北任县)、阴人(今山西灵石)、盂(今山西黎城)、壶口(今山西长治)。而此时内战伤痕未平复的晋国执政上卿赵简子仍然隐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面对着国土的大片沦丧齐国之手,赵简子始终将目光集中在二卿身上。

      不久,赵简子向荀寅与士吉射的巢穴柏人(今河北唐山)发起总攻。荀寅、士吉射从柏人突围后逃亡到齐国。经过赵简子长达八年的艰苦征伐,晋国的内战基本结束。齐景公将暮年的最后精力如同赌注一般全部投入到这场战争,而最终计划彻底破产了。

      战争的失败,令已年入黄昏的齐景公心灰意冷,也加速了他的死亡。这年夏天,齐景公自觉不久于人世,终于开始考虑他迟迟不愿提起的立嗣问题。最终,他决定立一个宠妾鬻姒所生的公子荼,并将上卿国惠子(国夏)与高昭子(高张)招到了自己的榻前,把幼子荼托付给了两位重臣。农历9月末,齐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齐景公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与世长辞。周敬王赐其谥号为“景”,史称齐景公。

      在齐景公的庶支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谥号为姓氏者,称景氏,源起山东,世代相传至今。

      姜姓景氏族人大多尊奉齐景公姜杵臼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姬姓景氏、嬴姓景氏、芈姓景氏合谱。

     

      第五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上卿国弱,属于以先祖爵号为氏。

      国景子,姜姓,国氏,名弱,“景”为其谥号,“景子”是尊号。

      国景子是春秋时期齐顷公姜无野执政时期(公元前598~前583年在位)的齐国国相,赋有著名的《蓼萧》。

      据史籍《左传》的记载,国氏一族是姜太公的同宗,世代为齐国上卿,其官职是周天子直接任命的守国大臣。在齐桓公姜小白于周庄王姬佗十二年(公元前685年)赶赴都城临淄抢即君位时,就曾经得到齐国贵族国子、高子两大家族的大力辅助。

      从齐桓公执政时期(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的国懿仲,到国庄子(国归父),再到齐顷公执政时期的国武子(国佐)、国景子(国弱)等,都是姜齐贵族中最显赫的政治人物。

      在国景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景氏,世代相传至今。

    上一篇:
    下一篇:
  • 2011-03-16
  • 2011-03-16
  • 2011-03-16
  • 2011-03-16
  • 2011-03-15
  • 2011-03-15
  •         

    Copyright © 2011 www.china-zzm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郑州民族网 版权所有

    邮箱:chinazzmz@163.com 业务咨询电话:0371-68291119 /1133/1155

    技术支持:郑州浩方网络   豫ICP备05007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