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元原名柯洛娃,羌族,男,中共党员,1956年2月出生在四川省茂县维城乡中村,现任中国羌族歌舞团团长、茂县文联副主席、阿坝州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阿坝州羌族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1968年师从四川省茂县民间羌笛艺人龚代仁,出师后到茂县羌族歌舞团工作,从事羌笛的演奏和制作工作。1983年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乌兰牧骑式文艺调演”,演奏《思念》并获得优秀奖;1987年他演奏的《思念》,被台湾地区作为音乐素材,并专门为此编排了舞蹈,并荣获台湾省民间文艺表演一等奖;1990年,他收一理县学徒白安雄,正式传授他羌笛的演奏的制作技法;1999年,他参加意大利举办的国际民间艺术节,表演的《羌韵》获特别贡献奖;2000年,他参加了四川电视台与日本电视台合作拍摄的电视剧《樱桃映红了的峡谷》,其表演了《羌魂》,此曲也成了专题片的主题音乐;2001年,他参加了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艺术节,表演了“情人的思念”,获金奖。2002年央视《中华民族》节目以及2003年《走遍中国》对其分别制作了《羌笛悠悠》栏目,对陈海元和羌笛作了专题报道。2005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魅力12”以及“心连心”七一特别节目的羌笛演奏。其制作的羌笛,被上海音乐学院和四川音乐学院作为教学器材,并作为文化交流礼物,远至日本、法国、德国等地。
羌笛自秦汉之际传入茂县,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柯洛娃此系,被称为茂县羌笛中的“龚派”,其得名是沿于师承师傅名为龚代仁。此派的传承方式是师徒传承,现“龚派”的第三代传人白安雄,于1990年正式师从柯洛娃。
羌笛存在的历史,据专家考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形制特殊,声音虚幻迷离、动人心魂,旋律缠绵悱恻。曲调中记载了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在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上,羌笛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因而它对研究羌族的民族来源与迁移,羌族历史和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的音律、音色及演奏和制作技艺,在我国民族乐器学中,也是极具研究价值。
由于羌笛使用双管,结构较竹笛复杂,吹奏时的技巧较多,难度较大;加之演奏者的多为免费演出,或是外出表演。学习者不多。
Copyright © 2011 www.china-zzm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郑州民族网 版权所有
邮箱:chinazzmz@163.com 业务咨询电话:0371-68291119 /1133/1155
技术支持:郑州浩方网络 豫ICP备05007121号